自 OpenAI 的 ChatGPT 推出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它颠覆了广告、媒体以及全球经济的众多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之门已被打开,精明的营销人员已经在从活动策划、执行到评估的各个阶段利用它。对于 Colgate-Palmolive 旗下的个人护理品牌 Hello Products 来说,人工智能是其营销的“放大器”,首席执行官戴安娜·豪斯林如是说。
豪斯林在 10 月 7 日于 Variety 杂志举办的“品牌未来峰会(Future of Brand Summit)”小组讨论中表示:“大多数事物的起源故事仍由人类书写,但借助人工智能,你可以更快、更迅速、更精准地完成工作,让你的团队能够专注于思考和制定真正具有战略性的计划。我们的团队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一点。”
Hello 还受益于其母公司的人工智能计划,在从供应链效率到创新的各个方面都利用了这项技术。该品牌的营销团队使用了一款专有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从数十万种不同的资源中综合数据,以发现未被满足的人类需求,从而揭示出原本可能被忽视的见解。
豪斯林说:“因为我们离它太近了,所以有时很难发现那些真正能改变游戏规则的细微之处或闪光点,也就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东西。这迫使我们不仅要思考情感因素,还要思考如何努力确保我们的产品不仅能让消费者感到愉悦,而且还能真正吸引消费者。”
无论是以创意还是数据为导向的代理机构,都在以类似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宏盟集团旗下的 FCB 广告公司正在帮助创意人员更接近活动核心理念,加快流程,更快地将作品交付给客户,FCB 全球首席创意官安德烈斯·奥尔多涅斯(Andrés Ordóñez)解释道。
奥尔多涅斯在小组讨论中说道:“没有创造力的人工智能,不过是个空洞的提示而已。有了强大的创造力,它就是一台不可思议的机器。”
与此同时,作为 IPG 数据驱动型 Kinesso 部门核心的 Acxiom 已将人工智能嵌入其流程中,使其员工能够与 FCB 等创意机构更紧密地合作。
“通常来说,我们在服务的客户类型以及所从事的工作方面相距甚远,但现在创意和技术紧密合作,我觉得这真的很令人兴奋,”Acxiom 和 Kinesso 的首席执行官贾罗德·马丁(Jarrod Martin)说道。
在纽约广告周以及像由 Acxiom 主办的“品牌未来峰会”这样的活动中,营销人员渴望了解人工智能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一些小组讨论成员也乐于满足他们的需求。
Hello 公司已将人工智能用于动画脚本制作,这有助于其简化一个可能既昂贵又繁琐的过程,即从众多创意概念中筛选出可行的方案。这在 Hello 品牌努力吸引更广泛受众时尤为重要,有时还会导致在更广泛的框架内开展多个宣传活动。
豪斯林说:“代际差异确实催生了不同类型的语言,”他指出目前在阿尔法世代的交流中占主导地位的“6-7”梗。“你真的必须能够理解的不仅是你如何交流,还有什么能与哪个受众产生共鸣。”
FCB 已经利用人工智能构建了合成受众来评判创意并帮助更快地迭代想法:10000 名合成受众成员比 10 人的焦点小组更容易管理,而且或许也更准确,因为焦点小组的意见需要推断才能适用于数十万消费者。
与此同时,Acxiom 通过其 AI 控制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工具,让员工能够使用一流的 AI 模型撰写新闻稿、审核媒体计划、创建图像和视频等。该公司构建了一支代表不同代理机构职能(规划、购买、创意)的 AI 代理团队,并使用所谓的“反射器”代理来检查其他代理的工作。与一家主要体育联盟合作,Acxiom 成功微调了五个受众角色,使得借助 AI 生成的创意比未借助 AI 的创意效果提升了 23%。
马丁说:“我希望我们在思考人工智能时,能更多地关注成效方面的案例,而不仅仅是效率方面的案例,因为重塑我们的流程,努力创造增量价值,这才是真正的益处所在。”
尽管人工智能兴起,营销仍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的平衡术,营销人员必须依靠自己的心与脑。这一点在广告界“紧跟文化潮流”成为陈词滥调,品牌纷纷试图引领潮流时显得尤为正确。
豪斯林说:“你仍然需要有直觉,仍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仍然需要培养这样一种能力,即算法或数据表明是这样,但我从历史和经验中也知道 X、Y 和 Z,这将引导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持续影响消费者的生活,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平衡将变得愈发重要。那些依赖相同人工智能模型的品牌将难以脱颖而出,而那些转向不同方向的品牌或许能够成功。不太可能存在一套适用于所有品牌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营销策略。相反,每位营销人员都需要了解其品牌的环境和受众,然后利用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物开始由人工智能和算法驱动,消费者将会寻求与人的互动。所以作为品牌,你们如何平衡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同时创造真实、鲜活的人类体验,并将两者融合?因为这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解决方案,豪斯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