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哈佛大学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因提出颠覆性创新理论而广为人知。在他的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克里斯坦森描述了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如何通过民主化准入、降低门槛和创造新的工作方式来颠覆整个行业。颠覆往往始于悄然之间,先赋予较小的参与者力量,然后重塑整个市场的竞争规则。如今,营销正经历这样的变革。从流水线营销到无定位营销(Positionless Marketing)的转变,正是颠覆性创新的实例。
数十年来,营销一直像流水线一样运作。战略、数据、创意和执行被分割成不同的部门。每个团队将工作交接给下一个团队,往往会有很长的延误。从数据分析师得出的洞察开始,可能要经过数天或数周才能到达创意团队,而要让营销活动到达客户手中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到营销活动上线时,客户的需求和机会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种流水线模式对于当今客户的期望而言实在是太慢了。消费者期望的是个性化、相关且实时的互动。他们青睐那些能迅速且贴合情境与他们互动的品牌,而对那些做不到这一点的品牌则视而不见。传统的模式因交接和瓶颈而变得越来越不适应这项任务。
克里斯坦森曾写道,颠覆会降低门槛,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过去仅限于专业人士的强大能力。无定位营销对营销团队而言正是如此。它无需庞大的部门和职责划分明确的岗位,而是赋予每位营销人员独立分析数据、策划活动和优化成果的能力。
Optimove 的无定位营销平台通过为每位营销人员提供三种变革力量,体现了这种颠覆性:
数据力量让任何人都能立即发现客户洞察,实现精准定位和超个性化,无需等待工程师。
创意力量让任何人都能即时创建渠道适用的资产,如文案和视觉内容,无需等待创意人员。
优化力量让任何人都能运行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旅程和测试来自我优化的活动,无需等待分析师。
通过消除对专业交接的依赖,无定位营销打破了装配线,代之以敏捷性、独立性和速度。
有几种相互作用的力量使得这种颠覆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要。首先,客户数据的总量呈爆炸式增长,然而许多营销人员无法迅速激活这些数据以影响业务成果。其次,消费者现在期望品牌能够即时互动,无论是适时发送补货提醒,还是根据当地天气推送个性化优惠。第三,人工智能不再是未来的承诺。它已经到来,营销组织正在大幅加快日常的工作流程。
这些现实情况暴露了客户期望与传统营销架构所能提供的服务之间的差距。无定位营销通过让营销人员能够实时行动、掌控结果并持续适应变化来弥合这一差距。
与所有真正的颠覆一样,无定位营销通过在速度、效率和成果方面的可衡量改进来证明自身。请看以下这些例子:
凯撒娱乐公司从五天的活动启动缩短到了五分钟。正如在线赌场推广策略副总裁阿萨杜尔·沙阿所解释的那样:“能够在五分钟内启动活动,而不是五天……这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Staples.com 实现了购买率 16.1 倍的增长,同时每年节省了 300 个工作小时,而且团队规模保持不变。向无岗位营销的转变使团队能够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扩大个性化和影响力。
法国国家彩票集团(FDJ United)将过去需要七个团队和六周才能完成的工作压缩到了一个人一天的工作流程。全球客户营销主管雷切尔·帕克说:“过去,我们发送一个活动需要七个团队和六周的时间。现在,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
这些成果印证了克里斯坦森的核心观点:颠覆性创新改变了竞争规则。过去需要庞大且各自独立的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依靠配备合适工具的敏捷营销人员独立行动即可完成。
无定位营销不仅仅是新技术。它代表着对营销本身的重新思考。通过赋予每位营销人员独立执行的能力,它改变了营销团队的性质以及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未来不属于规模最大、结构最僵化的团队,而是属于最灵活的团队,即无定位的团队。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显而易见。要么继续沿用过时的流水线模式,冒着落后风险,要么拥抱无岗位营销这种颠覆性创新,以客户的速度运营。正如克里斯坦森的理论所预测的那样,颠覆不会等待现有企业迎头赶上。它会奖励那些愿意采用更能反映市场现实的新工作模式的企业。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教导我们,颠覆性创新通过普及准入和改变竞争基础来改变行业。无定位营销正是营销领域的这种颠覆。它摆脱了流水线式的结构,赋予每位营销人员数据、创意和优化的能力,并使组织能够实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营销的未来将不由谁的预算最丰厚或团队规模最大来决定,而是取决于谁能够适应变化、迅速行动,并在关键时刻创造有意义的互动。这就是为什么无定位营销不仅是一种演进,更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它为行业定义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营销人员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