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GO

GEO项目怎么向上汇报?这份必备清单请收好

admin - 2025-09-18 20:43:37 0 View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径硕科技JINGDIgital”,经授权发布。

距离GEO白皮书发布,其实只过去了2个月,但因此与我们对接GEO需求的B2B企业已然突破了百家。售前每天开客户会开出了火星子。

接洽的企业中,有一部分先锋企业,毫不迟疑,撸起袖子、立即开干!

但有一说一,占比不少的企业在第一次碰头会之后,就陷入了一种胶着期:

市场部同学跳上窜下喊着这是大势所趋、宜早不宜晚;但“上头”有些声音游移不定:

「这GEO……是否有可衡量效果的指标呢?」

今天,我们把已然开干的公司作为实际表率,为大家分享一下针对GEO项目进行“向上管理”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几个问题、以及应对答案。

问题一:GEO 针对获客、能做些什么?

我们梳理出GEO助力获客增长的三条路径:


1

1


其中,路径一大概率跳转到官网首页或集合页,需要注意及时更新页面信息,才能尽可能提高留存时长、降低跳出率;多嵌入以直播、下载材料为入口的CTA(call to action)插件,才能最大概率的将浏览量转化为留资获客量。

路径三和路径一类似,但能直接跳转到具体文章内容的页面,也需要主要在内容页留下留资入口,才不至于浪费流量。

路径二,是用户看到AI回答里推荐了您的公司,然后手动去传统搜索引擎搜索。这个路径很难以数据形式追溯到GEO的功劳,但这个过程中,GEO发挥的品牌背书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问题二:做GEO项目,核心衡量维度可以是哪些?

2

2

3

3

问题三:决定GEO项目成本的核心变量是哪些?

每次客户问项目报价,我们总是会先给客户一张问卷,填完了、我们做初步调研,才能报价,因为有几个变量:

变量1:蒸馏词(核心关键词)的现状、流量与数量

什么是蒸馏词?意如其名:最核心的那个词。

比如:品牌名称、产品名称、核心品类名称,都可以是GEO项目锚定的蒸馏词,这些词目前的搜索量、竞争度,决定了要达成KPI的难易度差别甚大。

词的数量,也是一重变量。

变量2:AI提示语的流量与数量

和AI对话,你不可能只输入一个核心关键词,对吧?

于是蒸馏词是需要做拓展的,拓展成“AI提示语”,是GEO项目最核心的锚定目标。

上一个问题中的KPI追踪过程中,需要被不断验证的就是输入既定AI提升语,看是否有被收录、有回答展示。

但其实,既定的AI提示语成功有展示之后,蒸馏词拓展出来的其他提示语也都会有展示。

举例:我们为客户的一个蒸馏词,拓展了12个AI提示语。当这12个AI提示语完成优化后,客户自己围绕这个蒸馏词,穷尽了能想到的所有问题(预估有120个),发现回答里也都会有他们品牌的露出。

变量3:优化平台数量

目前大陆主流的AI平台有:Deepseek,文心一言,腾讯元宝,豆包,Kimi。

其中,做百度系的文心一言,其实也能达成在百度新推出的“AI+”产品里的优化露出。

4

4

问题四:既然搜索有 SEM,那未来 GEO 会不会也变成付费就能展示品牌内容?

如果真是这样,那现在还有必要投入 做GEO 吗?

我们和许多从事SEO优化的专家探讨过这个问题,有一个观点是统一的:GEO 的商业化不会那么快到来——

因为目前竞争非常激烈,在国内已经不是百度一家独大,而是有多个可以回答用户问题的平台。各家都在争夺用户体验,因此短期内更需要依赖高质量的内容来增强回答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不是急着收费。

我们不妨进一步思考一下:

  1. 趋势上看 —— 搜索入口最终都会商业化,SEM 就是前例。但 SEO 依然存在,自然优化的价值从未消失。

  2. GEO 的特殊性 —— 广告可以带来展示,但生成式搜索的答案本质依赖可信内容池,没有内容沉淀,模型无法生成有说服力的答案。

  3. 投资逻辑 —— 如果未来真有 GEO 广告位,先做自然优化的企业会更有优势:

    o 已经在模型知识库里建立权威;

    o 自然流量 + 付费展示形成双重入口;

    o 早期积累让后期的付费成本更低。

因此,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占位。GEO的先发优势,是让你的品牌在未来无论「自然」还是「付费」的场景下都占得先机。

问题五:如果未来做GEO的企业多了,会不会引起「大乱斗」?

我早期布局的内容,还有意义吗?

早期布局依然有价值,而且意义更大——

· 先发优势:越早被大模型「读懂」和引用,你的内容越容易成为后续回答的「底层素材库」。

· 权威积累:模型更倾向使用历史沉淀的高质量内容,晚进入的品牌很难快速替代。

· 差异化定位:如果你在早期就形成了独特观点和清晰话语权,即使竞争加剧,模型依然会优先调用你的表达。

· 长尾效应:早期被引用的内容可能长期留存并影响后续答案,相当于「打下地基」。

应对措施:GEO维护动作Checklist

  1. 持续更新定期发布或刷新内容(文章、FAQ、白皮书),保持「常换常新」。

  2. 结构化表达用清晰的 Q&A 格式、要点列表、数据化内容,让大模型更容易抓取。

  3. 定期监测设立关键词清单,定期在 AI 搜索里测试,观察是否引用你的内容。

  4. 迭代维护把 GEO 当作长期工程,不是「出现一次就完事」,要不断修正和打磨。

GEO 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更新和维护的内容资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