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GO

F1 的文化变革:一级方程式如何成为品牌文化的载体

admin - 2025-09-15 19:37:41 0 Views

一级方程式赛车(F1)成功实现了营销上的完美进站:从一项小众赛车运动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但真正的突破并非得益于网飞(Netflix)或名人出镜——而是体育在数字时代与文化相联结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Winnin 最近对 F1 文化影响力的分析揭示了一个远不止于赛车运动的蓝图——它确切地展示了品牌如何大规模地建立文化相关性。

无人预料到的观众革命

数据讲述了一个会让 F1 老牌势力震惊的故事。在 18 至 24 岁的车迷中,这项运动如今实现了近乎性别平等:男性占 52%,女性占 48%。这样的数据并非只是逐渐的人口结构变化。相反,这是一次彻底的观众群体颠覆,因为在不到十年前的 2017 年,F1 的观众中女性仅占 8%。

更重要的是,女性不仅加入了 F1 的粉丝行列,还在推动其发展。女性创作者带来了新颖的视角和真实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各个群体中引起了共鸣。她们构建的社区注重故事讲述、个性和文化联系,扩大了 F1 的影响力,并重新定义了成为粉丝的含义。例如,创作者@irenenexsu(又名“你的 F1 好友”)在 TikTok 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解读 F1 车手亚历克斯·阿尔本头盔设计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是对他伴侣莉莉·穆尼在中国成都的家族根源的致敬。伊琳娜的细致剖析让粉丝们对这项运动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突显了文化身份和个人关系在 F1 叙事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这种转变揭示了品牌的一个关键所在:当新的声音获得平台影响力时,才会出现真实的文化时刻,而不是传统营销向既定受众推送信息的时候。

戏剧性推动一切——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迈阿密大奖赛彰显了 F1 以情感为先的策略。今年的赛事见证了令人震惊的同比参与度飙升 210%,产生了超过 720 万次社交互动以及 27.5 万名现场观众。但关键的洞察在于:最热门的内容并非比赛精彩瞬间或冠军庆祝。

image001

相反,观众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展现车手个性、观众反应以及高风险戏剧性场面的时刻。他们渴望看到幕后团队间的打趣、领奖台上的反应,以及任何能揭示这项看似纯技术运动中人性一面的内容。

例如,红牛车队(@redbullracing)在 Instagram 上发布的一段视频获得了超过 64 万次点赞,该视频展示了红牛车队的两位车手马克斯·维斯塔潘和角田裕毅在幕后分享欢笑的有趣场景。

同样,在法拉利车队明星车手查尔斯·勒克莱尔发布的一段抖音视频中,查尔斯带领观众体验了他不在驾驶座上的一天,其中包括一局激烈的国际象棋比赛。尽管高强度的赛车比赛带来了刺激,但这些展现人性的时刻在情感上吸引了观众,有助于 F1 持久保持其相关性。

这种模式在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赛程中反复出现。Winnin 的数据显示,观众的参与度在诸如赛季收官战、事故、致敬时刻以及竞争激烈时刻等情感转折点前后会持续达到高峰。观众不只是想观看一级方程式赛车,他们还希望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于品牌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明确的使命:曝光量是不够的。那些能推动文化相关性的合作,是基于真实的情感和故事讲述,而不仅仅是触及率的指标。

那些玩转 F1 的品牌

有些品牌已经破解了 F1 的文化密码,其成果令人瞩目。乐高通过将这项运动融入其品牌世界而非仅仅作为营销计划的一部分,成功吸引了 F1 所有品牌互动量的 40%。仅在迈阿密周末期间,其全尺寸赛车模型搭建和特色车手巡游时刻就获得了超过 1600 万次互动。

image002

Liquid I.V. 采取了一种不同但同样有效的策略,打造了一个以 F1 为主题的网红之家,既作为活动空间又作为内容工作室。他们并非仅仅追求赞助曝光度,而是构建了一个旨在进行社交故事讲述和与粉丝建立联系的环境。

共同点是什么?这两个品牌都明白,F1 车迷期待的是真诚的粉丝服务,而不是伪装成互动的广告。他们打造了与 F1 文化相契合的体验,同时又强化了自己的品牌故事。

平台原生内容不可或缺

F1 以社交为先的策略或许揭示了各行业品牌最可行的启示。这项运动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其内容适应了各个平台的语言风格,而非在所有地方强行推行统一的信息传达。

在抖音上,一级方程式赛车凭借反应剪辑、车手梗图和第一视角的幽默挑战获得成功,而在 Instagram 上,赛日轮播图、幕后短片和车队生活方式内容更受欢迎。在 YouTube 上,完整比赛集锦、电台时刻和长篇回顾则大受欢迎。

成功并非在于到处发帖。关键在于明白每个平台对不同内容风格和情感基调的偏好。F1 车队和车手就像全职创作者一样运作,因为他们认识到文化相关性需要精通社交媒体,而不仅仅是拥有社交媒体账号。

时尚前沿的玩法

F1 向时尚领域的拓展表明体育资产如何能将其文化影响力延伸至核心类别之外。从阿迪达斯与梅赛德斯 - 奔驰 AMG 的联名系列到彪马与法拉利的合作,时尚已成为 F1 身份的关键表达。

image003

阿迪达斯 x 梅赛德斯 - AMG 联名系列

路威酩轩集团(LVMH)的多品牌策略彰显了高超的文化融合能力。泰格豪雅(TAG Heuer)担任官方计时,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奖杯箱内容获得了近 300 万次的浏览量——每个接触点都在强化其奢华的可信度,同时又保持了各自独特的品牌个性。

这对其他品牌意味着什么

F1 在文化上的突破为现代品牌建设提供了一堂大师课,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体育营销的范畴。这些原则具有普适性:新的声音重塑了叙事,情感驱动参与度,真诚比频繁更易扩大影响力,原生平台内容的表现优于统一的信息传达。

最重要的是,F1 证明了文化相关性并非追逐潮流。在 F1 中获胜的品牌为它的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这归根结底在于理解文化存在的地方,并在这些空间中真实地展现自我。

随着观众越来越多地通过他们已有的消费内容和创作者来发现新内容,问题远不止于品牌是否应该参与像 F1 这样的文化时刻。品牌营销人员必须自问,他们的品牌是否知道如何出现在文化活跃的地方,并且能否用对其增长至关重要的社区的语言进行交流。

F1 从赛车运动走向主流,是因为其认识到如今的观众更渴望获得参与感、真实感以及情感共鸣,而非单纯关注比赛数据。那些明白这一转变的品牌正在为各个领域打造文化相关性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