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Martech新闻:小红书布局大模型;谷歌发布AI语言模型PaLM2;中科深智大语言模型「数字姜

Marteker .2023-05-14 12:27.阅读量.6881

AI

小红书布局大模型

5月6日消息,小红书从3月份起筹备了独立的大模型团队,核心员工来自广告业务的NLP技术团队。除了成立大模型团队以外,小红书内部还有多个独立部门同时推进AIGC方向的落地探索。今年4月份,小红书还上线了一款名为「Trik」的AI创作应用,主打AI绘画。(新浪科技)

泓博医药:将自行搭建PR-GPT大语言AI模型

36氪获悉,泓博医药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CADD/AIDD技术平台起步较早,应用场景覆盖范围广。除了利用开源代码自行搭建了AI模型以外,还整合了薛定谔的计算工具、AlphaFold蛋白结构预测功能、深势科技的Hermite高精度自由能计算平台等工具,未来公司还将自行搭建PR-GPT大语言AI模型,针对性的开展科学语言,尤其是生物医药语言训练,进一步提高公司新药研发效率。(36氪)

百纳千成:目前行业内使用AI技术直接生成动画电影的能力尚不成熟

36氪获悉,百纳千成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行业内使用AI技术直接生成动画电影的能力尚不成熟,AI技术的大范围应用落地仍处于探索阶段。公司将持续关注ChatGPT及其他新兴技术对AIGC以及整个内容行业的影响与推动,并积极寻求与大数据模型厂商在内容制作领域的深度合作,并逐步实现将AI技术应用在辅助人物形象开发、动画分镜制作、概念设计、场景及动作生成、声音合成、宣传物料生成等多个场景。(36氪)

芒果超媒:尝试将各类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与芒果头部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36氪获悉,芒果超媒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度关注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度关注其所带来的AIGC等行业新应用、新机遇。以新媒体平台芒果TV为核心,尝试将各类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与芒果头部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将有望是公司未来的主要创新探索方向之一,在剧本智能分析创作、短视频自动生产、有声剧制作等具体领域,对新型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应用将逐步深入。(36氪)

Google AI 部门负责人 Jeff Dean 宣布暂停与外界分享他们的最新工作

多年来,Jeff Dean 像大学一样管理他的部门,鼓励研究人员大量发表学术论文;自 2019 年以来,Google 发表了近500 篇研究。在 OpenAI 的 ChatGPT 取得突破性进展后,Google 对研究成果的分享政策进行了调整,不再鼓励研究人员大量发表论文,而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后再进行分享。(CSDN)

IBM 入局!任意大模型低成本变 ChatGPT 方法

最新大模型研究工作中,IBM 以十六原则为基础,全程只需 300 行(或更少)人类标注数据,就把基础语言模型变成 ChatGPT 式的 AI 助手。更重要的是,整个方法完全开源,也就是说,任何人都能按此方法,低成本把基础语言模型变成类 ChatGPT 模型。(CSDN)

奋起直追!Meta 从英国科技独角兽挖来 AI 芯片团队

据媒体报道,Meta 从英国人工智能(AI)芯片公司 Graphcore 挖来了一个团队,该团队此前在挪威奥斯陆工作,直到去年年底还在 Graphcore 开发 AI 网络技术。据悉,该团队共有 10 人,他们在 Graphcore 工作到去年 12 或今年 1 月,随后在今年 2 月或 3 月加入 Meta。在回应媒体置评要求时,Meta 发言人 Jon Carvill 证实,该公司确实招聘了上述团队。(财联社)

美图公司吴欣鸿:AIGC将带来影像生产力的大爆发

36氪获悉,美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吴欣鸿表示,影像和AIGC的创新结合,将带来影像生产力的大爆发,同时会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职业和新的创业机会。目前,在影像生产力领域,AIGC相关产品和服务正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36氪)

鼎信通讯:已研发出基于AI技术的电力信号处理芯片产品

36氪获悉,鼎信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方面已有多年的技术储备。技术团队成员拥有较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其中包括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专家,目前已研发出基于AI技术的电力信号处理芯片产品。在电弧检测方面,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算法,通过数十亿量级且快速扩充的数据库样本训练,可实现对电弧信号的自动识别和分析,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和运维成本。(36氪)

吉比特:目前AI相关工具对公司实际工作已有帮助,也在关注如何使用AI来控制游戏角色

36氪获悉,吉比特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AI相关工具对实际工作已经有了帮助,如美术人员可利用AI作画工具快速构造一些素材,然后根据素材再创作;策划人员也可利用AI作画工具快速构造一些原型,让美术人员了解自己的意图,降低沟通成本;类似ChatGPT这种自然语言生成内容的工具也被应用到策划设计工作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在关注如何使用AI来控制游戏角色,但还在观察能否用于产品中,还没有实际应用。(36氪)

巨人网络:「游戏+AI」布局三季度将首见成果

近日,巨人网络高管在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公司「游戏+AI」布局将在今年三季度首见成果。目前,AI工具已在公司内部广泛应用,已能明显看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以征途团队为例,随着AI模型的应用,美术人效提升了5至10倍,不仅是「量」,「质」也有大幅。(财联社)

汉王科技:在AI+智能硬件上也在寻求多方向发展,积极关注生成式绘画创作工具

36氪获悉,汉王科技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AI+智能硬件上也在寻求多方向发展,例如公司4月12日发布的AI电纸学习本、柯氏音血压计、图像识别电子枪PK Gun等产品;公司开发的智能仿生机器鸟已成功实现商业化销售。现阶段,无论是软件产品还是硬件产品,公司都会在AI能力上不断加强植入;现在所做的很多工作也是在为将来的服务机器人做准备。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关注生成式绘画创作工具,以期在将来更好地为文创类客群提供AI类服务。(36氪)

东方财富:已经陆续研发了多个人工智能相关项目

36氪获悉,东方财富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经陆续研发了东方财富金融数据AI智能化生产平台、多媒体智能资讯及互动平台系统等多个人工智能相关项目,并在智能资讯、智能问答、智能审核、智能风控、智能开户、智能数据生产平台等产品及服务中进行了具体应用。(36氪)

周鸿祎:国内大模型如果不经过两年模仿,上来就说超越,那叫吹牛

对于近期国内大模型扎堆出现、呈现「混战」现象,三六零创始人周鸿祎称,现在大家能进入赛道,首先要感谢ChatGPT探索出了方向,「剧透」了技术路线。但他也坦言,国内选手一开始采取的是模仿与跟随策略,但在逐步研发投入的过程中,随着场景拓宽、用户拓宽,也一定会越来越了解,未来甚至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但如果不经过这两年的模仿和抄袭,上来就说自己能超越,那才叫吹牛呢。」(澎湃新闻)

周鸿祎预测ChatGPT几年后可能会失控,它的进化速度会非常快

近日,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与俞敏洪的对话中谈到ChatGPT,他认为其发展是指数级的,几年后可能会失控,但ChatGPT也可以成为生产力工具,周鸿祎说互联网公司都要有ChatGPT,没有这个能力就会掉队。(经济观察报)

ChatGPT访问量再创新高:百度的60%,谷歌的2%

根据SimilarWeb统计,ChatGPT上月全球访问量17.6亿次,已超越必应、鸭鸭走DuckDuckGo等其他国际搜索引擎,并达到谷歌的2%,百度的60%。不过,ChatGPT自身的高速增涨也有了一点放缓的迹象。4月ChatGPT访问量增长12.6%,而3月增长为55.8%、2月62.5%、1月131.6%。(财联社)

百度:已经有15万企业申请加入文心一言测试

在百度文心一言技术交流会上,百度方面表示,截至目前,已经有15万企业申请加入文心一言内测,覆盖政务、金融、媒体、电商零售等行业。(烯牛数据)

Spotify据悉已清除Boomy上传约7%的曲目,以打击AI制作歌曲

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Spotify已经从人工智能音乐初创公司Boomy中删除了数万首歌曲,并加强了对其平台的监管。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最大的音频流媒体公司,Spotify最近删除了Boomy上传的约7%的曲目,相当于「数万首」歌曲。(界面)

抖音发布平台规范:发布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显著标识

抖音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要求创作者、主播、用户、商家、广告主等平台生态参与者,在抖音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时,发布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帮助其他用户区分虚拟与现实,特别是易混淆场景;发布者需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的相应后果负责,无论内容是如何生成的;虚拟人需在平台进行注册,虚拟人技术使用者需实名认证;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侵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知识产权等。一经发现,平台将严格处罚。(烯牛数据)

ChatGPT创始人推出世界币App

当地时间5月8日,人工智能机构开发机构OpenAl的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的加密货币项目「世界币(WorldCoin)」推出新产品——加密钱包World App。作为世界币推出的首款消费级产品,World App建立在以太坊侧链Polygon之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下载、使用。在大型语言模型(LLM)和ChatGPT流行的时代,AI在逐渐模糊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而奥特曼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起到区分人与AI的作用。这款新应用在面向消费者时,一方面是加密钱包,另一方面则希望成为AI时代的「身份证」。(新浪科技)

OpenAI开源3D模型生成器Shap-E

日前,OpenAI公开了其最新的开源模型Shap-E,这款创新型3D模型生成器能将描述性的文本转化为相应的3D模型。用户只需提供描述性的文本,就能生成具有高度细节和复杂度的3D模型,大大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和质量。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开源意义重大,它意味着通用人工智能核心应用技术的自然语言描述技术Prompt Engineering(PE)在3D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上证报)

百度正在内测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

从百度获悉,公司正在内测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这是全球首个一站式的企业级大模型生产平台,不但提供包括文心一言在内的大模型服务及第三方大模型服务,还提供大模型开发和应用的整套工具链。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文心千帆上基于任何开源或闭源的大模型,开发自己的专属大模型。(证券时报)

阿里巴巴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不担心AI机器人未来将取代人类

对于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及其可能的负面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不用过于担心AI机器人比人类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类。他认为,人类的大脑还有成千上亿的细胞还没有被认识和探索,人类的潜能还有很多未被认知和开发。另外,机器人此前只能做一些重复性工作,现在AI虽然已经可以做简单的创意性工作,但机器人很难复制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情商、感情、欲望等。机器人不拥有人类之间诸如父子、夫妻及朋友等这样的关系。(财联社)

IBM发布针对基础模型和生成式AI的IBM watsonx平台

IBM在2023年度Think大会上宣布推出针对基础模型和生成式AI的全新平台IBM watsonx。IBM watsonx平台由三个产品集组成,其中企业级AI开发平台IBM watsonx.ai和基于开放式湖仓一体(lakehouse)架构的IBM watsonx.data,预计于2023年7月正式发布;AI治理工具包IBM watsonx.governance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发布。(界面)

美媒:甲骨文与微软讨论共享AI服务器以满足激增需求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一位直接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报道,甲骨文和微软最近讨论了一项不寻常的协议,如果这两家公司中任何一家由于使用大规模人工智能的客户而导致计算能力耗尽,它们可能会互相租用服务器,以满足对可运行人工智能软件的服务器的激增需求。(界面)

培生将在其产品内嵌入生成式AI工具

9日,据彭博消息,知名教育集团培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一直「积极关注」在全公司范围内使用人工智能(AI)的机会。声明称,Workforce Skills使用「大语言模型来开发专有预测算法」,并称公司正在为Mastering和MyLab开发生成式AI工具。此外,Pearson+将使用一种生成式AI工具,以要点形式总结频道视频的内容,并自动生成测验和练习题。(界面)

中文通用大模型基准测试SuperCLUE发布:GPT居首、星火第三

5月9日,中文通用大模型综合性评测基准SuperCLUE正式发布。该基准测试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中文大模型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如何;与国际代表性模型相比,中文大模型的表现达到了何种程度;中文大模型与人类表现相比如何等。该机构利用SuperCLUE测试基准,对市面上主流的支持中文的通用大模型进行了评测与排名。由于大模型会不断迭代,所以该排行榜会定期更新,并于CLUEbenchmarks官方网站进行公示。最新排名显示,GPT-4 一骑绝尘,已经非常接近人类的能力。国产大模型中讯飞科技研发的星火认知大模型总排名第三,国内排名第一。(上证报)

近半数微软员工担心被AI抢饭碗

微软近日推出了2023年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重点观察员工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以及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影响。根据报告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工作;49% 的受访者担心人工智能会影响其工作岗位。70% 的受访者希望人工智能可以胜任更多工作,减少其工作量。82% 的受访企业领导者认为,员工需要具备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技能。(IT之家)

阿里巴巴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不担心AI机器人未来取代人类

对于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及其可能的负面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不用过于担心AI机器人比人类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类。他认为,人类的大脑还有成千上亿的细胞还没有被认识和探索,人类的潜能还有很多未被认知和开发。另外,机器人此前只能做一些重复性工作,现在AI虽然已经可以做简单的创意性工作,但机器人很难复制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情商、感情、欲望等。机器人不拥有人类之间诸如父子、夫妻及朋友等这样的关系。(财联社)

中国移动研究院盘点国内AI大模型格局: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位第一梯队

中国移动研究院最新报告指出,业界普遍公认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当属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四家,在大模型研发投入、技术能力和人才团队实力较强,具备追赶GPT-4实力。其中,百度文心大模型布局最早,内外部应用双向发力,行业应用案例积累更多;阿里通义率先布局内部应用,尚未向公众客户开放;腾讯混元大模型主要服务内部业务。(新浪科技)

OpenAI开源3D模型生成器Shap-E

日前,OpenAI公开了其最新的开源模型Shap-E,这款创新型3D模型生成器能将描述性的文本转化为相应的3D模型。用户只需提供描述性的文本,就能生成具有高度细节和复杂度的3D模型,大大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和质量。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开源意义重大,它意味着通用人工智能核心应用技术的自然语言描述技术Prompt Engineering(PE)在3D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上证报)

培生将在其产品内嵌入生成式AI工具

5月9日,据外媒消息,知名教育集团培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一直「积极关注」在全公司范围内使用人工智能(AI)的机会。声明称,Workforce Skills使用「大语言模型来开发专有预测算法」,并称公司正在为Mastering和MyLab开发生成式AI工具。此外,Pearson+将使用一种生成式AI工具,以要点形式总结频道视频的内容,并自动生成测验和练习题。(界面新闻)

IBM发布针对基础模型和生成式AI的IBM watsonx平台

IBM在2023年度Think大会上宣布推出针对基础模型和生成式AI的全新平台IBM watsonx。IBM watsonx平台由三个产品集组成,其中企业级AI开发平台IBM watsonx.ai和基于开放式湖仓一体(lakehouse)架构的IBM watsonx.data,预计于2023年7月正式发布;AI治理工具包IBM watsonx.governance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发布。(界面新闻)

对标必应,百度搜索小范围公测对话功能

百度搜索近日开始小范围公测生成式 AI「对话」功能,该功能基于百度的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该产品基于百度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打造,对标微软搜索引擎必应整合 OpenAI 公司 ChatGPT 服务后的 New Bing。另据品牌公关实验室的消息,百度 AI 对话目前的测试渠道为百度主站及百度App,独立网址为 Chat.Baidu.com,使用该服务的用户需拥有并登录百度账号。目前,未被纳入测试范围的用户无法正常访问该网址,且在访问百度主站及百度 App 时不显示对应入口。(IT之家)

中国移动研究院盘点国内 AI 大模型格局: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位第一梯队

中国移动研究院最新报告指出,业界普遍公认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当属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四家,在大模型研发投入、技术能力和人才团队实力较强,具备追赶 GPT-4 实力。其中,百度文心大模型布局最早,内外部应用双向发力,行业应用案例积累更多;阿里通义率先布局内部应用,尚未向公众客户开放;腾讯混元大模型主要服务内部业务。(新浪科技)

以人为刷量为由,Spotify 下架数万首人工智能生成歌曲

Spotify 已从人工智能音乐初创公司 Boomy 上撤下数万首歌曲,Spotify 加大了对其平台的监管力度。近几个月来,音乐行业一直面临着人工智能生成歌曲的崛起,更广泛地说,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歌曲淹没流媒体平台。随着大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扰乱音乐产业,平台正在打击冒充听众的机器人。(新浪财经)

谷歌发布AI语言模型PaLM 2

一周新闻7434.png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在谷歌I/O大会上发布其最新的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PaLM 2」,向OpenAI的GPT-4等竞争对手发起挑战。皮查伊称:「PaLM 2在逻辑和推理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训练,具有极强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同时,它还接受了多语言文本训练,支持100多种语言。」谷歌还称,PaLM 2已被用于支持自家的25项功能和产品,其中包括AI聊天机器人Bard,以及谷歌文档、幻灯片和工作表等。(新浪科技)

谷歌AI聊天机器人Bard全面开放使用,增加日语、韩语支持

谷歌公司在其I/O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取消其AI聊天机器人Bard的候补名单,向18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开放使用,增加对日语和韩语的支持,并将「很快」扩展至40种语言。谷歌还宣布了Bard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支持将Bard的回答导出到Gmail和Google Docs,与Google办公套件和第三方应用程序集成;引入Google Lens的功能,支持问答中使用图像;改进代码引用功能等。(界面)

谷歌发布「AI笔记本」学习工具项目Tailwind

当地时间5月10日,谷歌公司在其I/O开发者大会上发布AI文件管理工具项目「Project Tailwind」,它被描述成一种未来的笔记本和私人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文档训练。用户可以向AI提问,并得到关于文档的反馈。谷歌将其定位为一款学习工具,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仅在美国开放候补测试。(界面)

日本政府首次召开「AI战略会议」,探讨使用规则

据外媒报道,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召开了讨论制定人工智能(AI)使用规则等的「AI战略会议」的首次会议。鉴于AI聊天软件「ChatGPT」等生成式AI日渐在社会上普及,会议将探讨教育机构、行政和企业使用AI时的活用方式以及监管机制。首相岸田文雄出席会议并指出:「AI具有让经济社会变得更加积极的潜力和风险。有必要妥善应对两者。希望把会议的内容和成果反映到国际规则制定中去。」(界面)

软银公司已成立新实体,目标开发「日本版ChatGPT」

彭博5月10日消息,软银公司CEO宫川润一10日在收益简报会上表示,软银公司在3月成立新实体,并选择近1000名员工参与开发「日本版ChatGPT」。宫川润一未详细说明该项目的目标或目前进展。软银公司为软银集团的电信部门,由后者持股近40%,是仅次于雅虎日本和Line的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界面)

英特尔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推出企业级生成式AI解决方案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英特尔宣布开展战略合作,为企业客户提供完全定制的专有解决方案,同时将私有数据隔离在可信环境中。据了解,该解决方案由英特尔AI超级计算机驱动,采用定制数据集,可保证高安全性和数据隐私。(界面)

中科深智大语言模型「数字姜尚」上线

中科深智在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大语言模型数字姜尚上线,这是一款专为企业私有化部署和数字人设计的大语言模型。活动上,中科深智发布了200亿和20亿两种参数量的大模型。据介绍,这是国内商用大模型的首次私有化部署。(烯牛数据)

千方科技旗下宇视科技发布行业大模型「梧桐」

5月9日,千方科技全资子公司宇视科技发布行业大模型「梧桐」。据悉,宇视科技以通用大模型+行业场景+训练调优为架构,推出宇视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大模型「梧桐」,该大模型集CV(计算机视觉)行业、NLP(自然语言处理)行业等于一身,能够充分满足多样化的任务和场景需求。(证券时报)

会上网的ChatGPT有多强?

上月底,一些用户发现 ChatGPT 新增了一个功能,可以直接联网查询内容。现在一位用户获得访问联网 GPT-4 的测试权限。他发现,联网的和非联网的版本体验截然不同。比如,查找新闻并给出链接来源、总结论坛热贴、找到冷门又好玩的旅游景点以及股票分析等等。(晚点LatePost)

Meta面向广告主推出生成式AI工具

Meta推出一个面向广告主的生成式AI工具,名为「AI Sandbox」。它有许多功能,可以用AI生成文本和背景图片。目前Meta正在一小群广告主中测试工具,7月才会大面积推广。(新浪科技)

数字&报告

2022年中国网络表演行业市场营收近2000亿元

5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年会」公布了《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报告披露了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最新数据:超1.5亿网络直播账号、超10亿内容创作者账号、近2000亿元人民币市场营收。(中国新闻网)

声音

谷歌研究员:我们没有护城河,OpenAI也没有

人工智能竞赛中领头的OpenAI和谷歌,事实上在比赛中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有研究称,谷歌和OpenAI现在就像是被水果摊包围的沃尔玛,体量虽大,却失于灵活性。这也在谷歌最近泄露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得到验证。一名匿名人士在Discord平台上发布了谷歌内部研究员的一份研究,里面称谷歌在人工智能方面并没有护城河,OpenAI也没有。(财联社)

陆奇最新大模型论断:中国要先赶上 GPT-3.5

5 月 7 日,陆奇在北京发表演讲,就当前最新前沿技术趋势,尤其是 OpenAI 爆发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分析了由此诞生的新场景和新机遇。陆奇认为,中国在大模型领域发展机会巨大,全球唯二,要奋起直追。在基础模型层,要建立 GPT-3.5 到 GPT-4 的模型能力,抢先进入第一梯队。产业模型层面,要对齐研发和价值观。在平台研发层面要抢占产业制高点,具备类比 ChatGPT 的生态能力。以论文、产品、资本投入为参考线,中国从 2023 年 2 月开始进行重点投入,论文成果提升明显;资本活动和产品落地虽有提升,但并非指数级的爆发。陆奇认为,中国要打造大模型为先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和工具,需要不少资本,但这是新时代早期的好「工具生意」。(网易科技)

华为:数字化投资将迎来新一轮加速增长,将深耕三类市场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企业BG总裁汪涛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智能化浪潮扑面而来,将带来万亿商机,不论是信息化增强、数字化转型还是智能化升级,数字化投资将迎来新一轮加速增长,不同规模和能力的企业对数字化的需求不同,华为将携手合作伙伴,深耕NA(价值客户)、商业和分销三类市场。2022年,合作伙伴贡献了华为销售合同数量的95%。(证券时报)

大众汽车CEO强调在软件领域扩展合作

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发言称,大众正在软件方面「扩展合作方式」,并与中国的本土企业合作。大众汽车还计划将高尔夫掀背车等车型电动化。(界面新闻)

朱啸虎:今年一半投资给了AIGC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在朋友圈发文透露今年的投资策略。朱啸虎称,今年一半投了 AIGC,一半投了大消费。对于大消费赛道,朱啸虎表示,大消费只有 2 个逻辑,百亿单品和连锁万店。(新浪科技)

技术

AI 读心:大脑信号 1 秒被看穿,还能预测未来画面

近日,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 CEBRA 的最新算法,可以用 AI 从大脑信号中提取视频画面。AI 不仅会读脑,还会预测下一个画面,利用 AI,一个研究团队「看见」了老鼠眼中的电影世界。更神奇的是,这种机器学习算法,还能揭示大脑记录数据中隐藏的结构,预测复杂的信息。这一论文已登上科学期刊 Nature。CEBRA 的意义在于,能够对来自视觉皮层的视频进行快速、高精度的解码,这对于理解人类大脑活动来说,意义重大。(cnBeta)

薄如原子的人工神经元面世,有助更好模拟和理解人脑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IBM欧洲研究所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宣布了一项重要成就:他们通过堆叠二维(2D)材料,开发出一种厚度仅几个原子大小的人工神经元,其能够处理光和电信号进行计算,有望用于下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也有助科学家更好地模拟和理解人脑。相关研究成果刊载于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科技日报)

产品

阿里云宣布推出「金融级云原生」,提出金融机构「新型IT架构」

阿里云宣布正式发布「金融级云原生」,从早期云原生的12要素提出金融级云原生的新10要素。这是阿里云以经典云原生技术为基础,并针对金融行业需求研发的一整套技术体系,从而支持金融机构建设既符合行业标准和监管要求、又具备云原生技术优势的「新型IT架构」。(新浪科技)

华为正式发布面向分销市场的子品牌「华为坤灵」

据华为官微,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支持分销伙伴业务拓展,华为正式发布面向分销市场的子品牌——「华为坤灵」。据介绍,2023年,「华为坤灵」将面向SOHO办公、酒店餐饮、商业地产、零售商超、办公安防等场景,发布70多款有竞争力的分销专有产品,包括协作平板、AI摄像头、光纤传感等智能感知产品,IP和光技术融合的有线和无线联接,计算和存储构建的IT平台等。(烯牛数据)

京东云:多云多芯多活的数字基础设施助力大模型向产业纵深

2023年京东云城市峰会在武汉举行,京东云在会上提出,多云多芯多活的数字基础设施助力大模型向产业纵深。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需满足融合开放、高效协同、极致性价比、安全可控四大特征。基于融合开放的理念,京东云已开放16大类应用市场产品,实现一次适配,多云落地。(烯牛数据)

触点

快手电商全年拿出至少600亿流量激励商家达人协作

快手电商在引力大会上宣布升级「川流计划」,全年将拿出至少600亿流量用于激励商家和达人协作。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Q1川流计划给参与的经营者整体带来的GMV增量超过15%,预计Q2这一数字将达到20%。此外,快手电商宣布以低价好物、优质内容、贴心服务作为三大经营风向标,并且升级经营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出店铺体验分、带货口碑分、商品分,通过评分,实现经营者优胜劣汰。(烯牛数据)

618前京东App12.0全新上线

今年618前夕,京东App12.0全新上线。据了解,京东百亿补贴在App首页的入口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可展示补贴金额;首页商品卡片信息也进行了精简,并通过统一标签优先展示最低价商品。此外,京东App12.0还将通过天天低价、N天最低价、价保天数等标签的露出,让用户直接买到最低价商品。(烯牛数据)

亚马逊通过手游销售周边商品

据报道,亚马逊宣布,已开始向手机游戏用户销售T恤和玩具等与手机游戏相关的实物商品。今日,亚马逊面向游戏公司推出了一项名为「Amazon Anywhere」(亚马逊无处不在)的新服务,允许视频游戏开发商通过其各自的平台直接面向游戏玩家销售游戏周边。之前,沃尔玛、耐克、古驰、鳄鱼和帕克森(PacSun)等品牌已经推出了一些游戏周边。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零售商都专注于制作实物商品的数字复制品,而不是销售实体商品。亚马逊今日称,Amazon Anywhere将提供给任何希望将其平台转变为电子商务网站的游戏公司,允许玩家通过视频游戏、增强现实(AR)应用和其他移动应用进行购物。(新浪科技)

淘宝直播用户规模增长70%,引导进店人数同比增长100%

淘宝直播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已有超过1万名内容主播入驻淘宝。在淘宝天猫618商家大会上,淘天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珊透露,淘宝直播的用户规模同比提升70%,直播引导进店人数同比增长100%,内容赛道正成为淘宝商家越来越重要的增长来源。(烯牛数据)

巨量引擎发布新产品「成长伙伴」:已为超10万新手商家提供服务

巨量引擎日前面向中小商家发布首个商家成长产品——成长伙伴。据官方介绍,成长伙伴依托智能技术分析、人工萃取的方式为商家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生意解决方案。不仅能科学诊断商家生意经营与推广难题痛点,还能为商家提供适配商家生意成长方案。数据显示,由成长伙伴打造的「新手村计划」,累计已帮助10万新手商家提升经营与投放的能力,快速入局抖音。(烯牛数据)

迪士尼宣布将整合Disney+与Hulu成一个App

迪士尼公司首席执行官Bob Iger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计划将Disney+和Hulu合并为一个应用,新应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Hulu仍将是一项独立的服务,但迪士尼已经提供了Hulu和Disney+的折扣捆绑服务。Iger表示,新的应用程序是面向那些已经支付了捆绑服务的用户。将这两项服务放在同一个应用中,也是为了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新浪科技)

微信官宣公众号可带货视频号小店

5月11日起,视频号小店的商品卡片可以插入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帮卖视频号小店的东西,变现更容易了。现在,只要用公众号绑定一个视频号,并且视频号已经开通了商品橱窗权限、完成了选品,就可以在公众号文章中添加商品卡片。具体操作上,在公众号内容编辑页,点击上方功能栏「橱窗商品」,选择要插入的商品即可插入到文章中。(i黑马)

管理

英媒:大众集团将解雇软件部门Cariad高管层,仅人事主管留任

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将解雇其软件部门Cariad除一人外的所有执行董事会成员,以尝试解决开发问题。消息人士表示,Cariad监事会预计将在下周的会议上签署解雇决定,并补充说只有该部门的人事主管Rainer Zugehör可能会留任。(界面新闻)

领英职场将停止服务

领英在其官方公众号「LinkedIn」表示,「经过了慎重的考量,我们决定领英在中国的本土化求职平台——「领英职场」将于2023年8月9日起正式停止服务。尽管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初步进展,但「领英职场」始终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这使我们最终做出了停止服务的决定。」(新浪科技)

虾皮宣布全员加薪5%

5月8日,据报道,Shopee母公司冬海集团(Sea)表示,在公司转亏为盈后,将让多数员工加薪5%。这对于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电商与游戏业者而言是一大里程碑,该公司在科技产业景气低迷时期大幅裁员并削减支出。根据彭博见到的文件,冬海创办人李小冬在8日给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在3月31日前到职的员工今年7月将获得加薪。李小冬表示,公司已达到「自给自足」程度,每一季现金余额都是增加而非萎缩,达成去年设下的目标。(新浪科技)

阿里巴巴或取消首席技术官

《南华早报》消息,据悉,作为阿里巴巴组织变革的一部分,该集团已取消首席技术官(CTO)一职。知情人士称,原阿里CTO吴泽明的头衔已改为爱橙技术CEO,继续向集团CEO张勇汇报。报道称,经调整,阿里原先CTO线中的业务中台、供应链中台等核心团队并入天猫和淘宝等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其余大部分团队则被纳入爱橙技术。这一调整意味着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和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现在需要向爱橙申请或购买技术服务。(新浪科技)

淘宝天猫集团架构调整完成

5 月 10 日,在淘宝天猫 618 上,据悉淘宝天猫的这一轮架构调整完成。与此前盛传的三个「行业发展部」的传闻不同,淘天集团 CEO 戴珊透露,淘宝天猫集团旗下分为「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品牌业务发展中心」和「超市业务发展中心」,分别由汪海、刘鹏、刘一曼担任总裁。同时由刘博担任淘天集团阿里妈妈及市场公关总裁, 由韩雯斐担任淘天集团市场部总经理。此外,淘天集团市场部总经理暮珊表示,今年淘宝天猫 618 是历史上最大投入的一届,全周期预计实现超 600 亿流量曝光。阿里妈妈将提供总计 23 亿元红包为超 100 万商家带来百亿流量支持。(财联社)

京东集团CEO徐雷退休,CFO许冉接替成为新任CEO

36氪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京东集团CEO徐雷将于近日退休,CFO许冉将接替他成为京东集团新任CEO。据介绍,许冉于2018年7月加入京东,担任京东零售的CFO,并于2020年6月升任集团CFO。(36氪)

王坚正式回归阿里云

5月11日消息,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正式回归阿里云。据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22年底,王坚其实就已经应张勇等人邀请,以幕后顾问的角色进行考察和指导阿里云的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和协商,王坚将在近日以全新的title,全职加入阿里云。2013年,王坚卸任阿里云总裁一职。一别十年,王坚将以怎样的身份回归阿里云,重新走到台前,将是外界关注的焦点。(CSDN)

合作

周杰伦官宣数智人「周同学」,与中国移动开启元宇宙合作

一周新闻14432.png

5月8日消息,周杰伦现身中国移动咪咕元宇宙总部,与中国移动达成元宇宙领域系列合作。现场,周杰伦发布了中国移动与好莱坞特效团队WETA为其打造的超写实数智人—「周同学」,并宣布「周同学」成为中国移动动感星推官、5G元宇宙星际开拓官和5G视频彩铃推广大使。双方还推出了元宇宙手办,并将举办元宇宙演唱会。(i黑马)

Google 联手快餐连锁,将 AI 聊天机器人用于点餐

Google 联手快餐连锁品牌 Wendy’s,将 AI 聊天机器人用于点餐服务,计划于 6 月正式推出。Wendy’s 表示,项目目标是为了为点餐提速和减少汽车餐厅排队。值得指出的是,这个聊天服务在程序上有设定去「向上推销」,更倾向于向顾客推荐大份的食品。(爱范儿)

甲骨文微软讨论共享AI服务器

据一名直接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透露,甲骨文和微软最近讨论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协议,如果任何一家公司为使用大规模AI的云客户提供的计算能力不足,双方将相互租用服务器。这笔交易将帮助这两家互为竞争对手的云服务提供商满足市场对可运行AI软件的服务器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需求已导致服务器短缺。(新浪科技)

Roblox第一季度营收6.55亿美元

在线游戏平台Roblox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Roblox第一季度营收为6.55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5.371亿元相比增长2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683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1.602亿美元。(新浪科技)

资本市场

必博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近日,杭州必博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由东方富海、海松资本、卓源资本、安创投资、涂鸦智能、沸石创投等14家投资机构和产业方联合投资。融资资金将进一步构建完善海内外5G通信物联网及车联网端侧生态链的构建及产品拓展。必博科技是一家5G工业物联及车联网芯片厂商,完整覆盖通信基带算法、射频、ASIC、SoC架构、软件平台等。(集微网)

奥琦玮获得微盟集团战略投资

奥琦玮,餐饮信息化服务提供商,据微盟集团公告,获得微盟集团以「资产+现金」的方式的战略投资,此次整体对价超过5亿元,投资完成后,微盟持有奥琦玮约25.68%的股权。双方将充分发挥彼此的协同效应,融合构建全场景、多业态并满足复杂组织架构的餐饮一体化解决方案,整合优质标杆客户资源池和数字化经验,共同开拓餐饮数字化市场。(烯牛数据)

AI图像生成技术服务商「Tiamat」获百万美元A+轮投资

36氪获悉,AI图像生成技术服务商「Tiamat」近期获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由线性资本领投,老股东DCM、绿洲资本跟投。远识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Tiamat目前已经在快消、广告、时尚、设计等行业积累了活跃的中小型企业客户。未来,Tiamat将继续迭代自有研发能力、打磨产品体系。(36氪)

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据报最早年内在香港IPO,或筹资达3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及智能设备制造商出门问问正与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合作,为最快可能在年内开展的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准备,筹资规模或达2亿至3亿美元。(新浪财经)

广东人工智能系统获得五千万战略投资

广东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研发推广服务商,宣布获得五千万战略投资,广东省数字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与国数控股(广东)有限公司投资。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数字技术领域的优势,共同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并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web3.0数字产业孵化平台。(烯牛数据)

苹果市值一夜飙升8500亿元

苹果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 (1-3月) 财报最新出炉,苹果在该季度收入同比减少3%至948.36亿美元,净利润减少3%至241.6亿美元此乃苹果连续第二个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不过,在3C市场低迷的2023年一季度,苹果营收虽同比下滑但高于预期,盈利也高于市场预期当地时间周五苹果股价应声大涨4.7%,市值一夜飙升1231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8500亿元)。(深圳商报)

京东第一季度营收2430亿元

京东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京东实现营收2430亿元,同比增长1.4%。京东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3%。(新浪科技)

政策监管与自律

中国AI领域或面临美国全面投资禁令

据彭博社报道,拜登计划在19日到21日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广岛峰会前后签署一项行政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业投资;其中,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技术领域可能面临全面投资禁令。(i黑马)

工信部:加快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5月9日,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开幕。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按照「使用一代研制一代」的思路做好产品规划和研制,面向产业链各环节分类施策,聚焦产业链短板弱项,引导加大对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的支持。深化重点领域融合应用。加快超高清频道和内容生态建设,开展超高清视频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视听数据和信息资源的保护。(证券时报)

欧盟拟推监管草案,美国科技巨头云服务数据须在欧盟存储和处理

当地时间9日,路透社报道称,一份欧盟文件草案显示,亚马逊、谷歌、微软和其它希望获得欧盟网络安全标签以处理敏感数据的非欧盟云服务提供商,只能通过与总部位于欧盟的企业合作。这份文件提出,参与合资企业的美国科技公司只能持有少数股权,且有权访问欧盟数据的员工必须经过特定的筛选,且必须位于欧盟。这些公司的云服务必须在欧盟运营和维护,所有云服务的客户数据都必须在欧盟存储和处理,欧盟法律优先于有关云服务提供商的非欧盟法律。(界面)

欧洲议会两个委员会投票通过《人工智能法》谈判授权草案

当地时间5月11日,欧洲议会的内部市场委员会和公民自由委员会以84票赞成、7票反对和12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人工智能法》的谈判授权草案。该草案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受到监督。该谈判授权草案需要得到欧洲议会的批准,预计表决将在6月12日至15日的会议期间进行。(央视新闻)

微信图片_20210903173734.jpg

微信图片_20210816105329.jpg


点赞 差评
相关推荐
技术营销人都在关注
  • Marteker
  • Marteker
  • 微信公众号
  • 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