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GO

Scott Brinker:营销领域中第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正迅速穿越“炒作周期”

admin - 2025-09-22 18:11:59 1 Views

image001.png

生成式人工智能营销技术与 Gartner 炫炒周期

啊,炒作周期。没有哪条曲线像它这样既备受尊崇又饱受诟病。

谈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炒作周期,尤其是其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有三件事我们需要承认:

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一项沿着技术成熟度曲线发展的单一技术。它处于期望膨胀的顶峰吗?还是处于幻灭的低谷?抑或处于启蒙的斜坡?

答案是:以上皆是。不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和用例在这条过山车轨道上处于不同的阶段。

其次,许多这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和用例都还处于第一代。我们如今对出色的 AI 驱动型聊天机器人的期望,与两年后、五年后或十年后的期望相比,要低得多。

例如,如今,一款优质的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能够对相对简单的问题给出准确的回答。未来几代客户服务人工智能代理可能会处理更为复杂的场景,可能拥有更多为客户代为采取行动的自主权,可能自主开展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等动作。

每一代技术都可能会经历自己的炒作周期,即期望膨胀、幻灭和开悟。我们可能正处于当今聊天机器人的生产力高原期,而下一代技术的能力则可能正面临新一轮被过度炒作的炒作周期的开端。

image002.png

AI 营销技术的多个炒作周期世代

将一项技术的多个世代同时呈现在各自的炒作周期旅程中,让我们能够同时在脑海中把握周期中两个对立的阶段(这是 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言的一流智力的检验标准)。AI 代理聊天机器人可以同时处于生产力高原期和期望膨胀顶峰期。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高原和“一座”山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高原和山峰有很多。

第三,人工智能应用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中飞速攀升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过去从触发到稳定期需要十年之久,如今短短几年就能完成。上一代还未达到稳定期,我们已经开启了下一代的循环之旅。

我知道你内心深处能感受到这种加速感。相信我,我们都有这种感觉。

但本周由 SAS 发布的一份新报告——《营销人员与人工智能:探索新深度》——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营销领域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例成熟度的一些实证数据。

我发现这张图表最有趣,它对比了 2024 年至 2025 年营销领域 10 种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采用情况与规划情况(这两年的样本量均为 300):

image003.png

SAS Gen AI 应用案例采用情况 2025

其中几个应用案例的采用速度在 12 个月内加快,令人印象深刻:

  • 趋势分析:增长 56.5%

  • 聊天机器人/客户互动:增长 44.2%

  • 生成文本/文案:增长 32.4%

这三个增长最快的用例也是采用率最高的三个用例,尽管顺序稍有不同:

  • 聊天机器人/客户互动:62%

  • 生成文本/文案:45%

  • 趋势分析:36%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中,也有一些用例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其采用率有所下降:

  • 生成视频:下降 9.1%

  • 客户旅程图绘制:下降 4.3%

这些数据使得(尽管有些牵强)能够大致确定这些用例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采用率最高的那些处于生产力高原阶段。而那些采用率下降的,尤其是去年还备受吹捧的那些,则处于幻灭的低谷阶段。

这篇文章顶部的图片是我对这些用例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图的近似描绘——至少是它们的第一代。让我强调一下,是第一代。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这张图并非由高德纳公司绘制。他们可能会对我不当(滥用?)其模型的做法感到震惊。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例的位置是我根据这份新的 SAS 报告中的数据以及我在整个营销技术社区听到的一些传闻所做的估计。

以下是我将这些用例放置在相应位置的理由概述:

image004.png

生成式人工智能营销技术用例炒作周期原理

完整版的 SAS 报告中还有大量数据和见解——包括一些有关量子计算在营销领域早期考量的有趣统计数据。(如果您担心未来几年我们可能没有更多极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技术需要吸收,那大可不必担心。)

对于从事市场营销和营销技术的人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吗?

相关文章